勵友點滴

現在位置:

​可以抱一下嗎?│兒少關懷據點

文/新興兒少據點社工林呈陽 「對不起,我剛剛對你很不禮貌,現在我好了,可以抱一下嗎?」在一次對小成而言也許不那麼舒服的談話後,他主動找到我並說了這些。看似簡單且能夠立即回應的一句話,仍讓我愣了一下,因為我知道,縱使噙著還未擦乾的淚水,但能冷靜說出這句話對小成來說,有多不容易。此刻站在我面前的孩子,似乎又長大了一些。   誤觸開關 小成平時總是活力滿滿,喜歡在據點跟大家分享他最近愛...

陪伴的意義│兒少關懷據點

文/大橋、兒少關懷據點督導高慧真 和同事們談到「兒少據點」孩子們的近況時,同事用手遊「首抽的非洲人」來形容。這群孩子多數來自功能不彰的家庭,缺乏來自「家」的滋養、教養和安全感等重要功能。到底,「兒少據點」究竟為這些孩子們做了什麼,才能幫助他們有「逆轉人生」的可能呢?其實,最基礎但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陪伴。   初為社工的時候,我只是懵懵懂懂地陪著服務的每一位孩子。每...

我知道,我不孤單

文/中山大同區少年服務中心少年小阿飛 我的成長環境可能和多數人不一樣:父母在我3歲時離婚,各自重組家庭,新媽媽會和爸爸一起對我施暴。9歲時我受到性騷擾,向師長求助後得到「不要亂說話」的回應;讓我明白了任何事都只能靠自己,沒有人會幫助我。直到我遇見「社工」……   與社工的初遇,是在深夜的公園 第一次接觸「社工」,是在深夜的歸綏公園。面對突然靠近的「...

青少年就業四個觀點,讓改變持續發生│青少年就業

文/督導周佩潔 在多年的少年就業服務中,勵友一直在問,到底怎麼樣的少年就業服務叫作成功? 是讓少年穩定在職場中工作? 還是讓他們獲得帶得走的能力? 亦或是在未來變動中的世界裡生存下來? 整理勵友就業服務的歷史中發現,勵友服務經歷了幾次觀點的轉移,也正是這些調整,讓少年就業服務的改變,持續發生。   觀點1從就業「率」到就業「力」 勵友於2000年開始承接少年服務中心後,便...

​創傷知情與創傷療癒──兒少工作的新眼光│創傷知情

文/副執行長劉宏信 勵友中心自民國1981年開始參與、推動少年觀護制度,並進入少年觀護所輔導少年以來,就一直進行「非行少年」(或稱「偏差行為少年」)的相關服務輔導與預防工作。從當時到現在,我們對於服務的青少年,有許多視角上的轉變反映在我們對他們的稱呼上,例如「邊緣少年」強調其在社會上的邊緣處境、「高危少年」強調其生活高度陷於危機的可能、「逆境少年」則強調其在成長過程所經歷的不順遂或傷害&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