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友點滴

現在位置:

​我可以怎麼幫助他│兒少關懷據點

訪/新興兒少關懷據點 社工 簡佑錡
採訪整理/企宣 張琍茵
    
「社工,我的好朋友OO最近好像學壞了,她會跟著其他人一起欺負同學、取笑別人的身材,我覺得這樣不好,可以怎麼做?」吃晚飯時,小悅皺著眉頭跑來找我;雖然是詢問句,語氣還是她慣有的直白又豪邁,話題卻突然讓我有點感動──當初的小女孩,長大了!
 

我看他不順眼

小悅是個有話直說、大辣辣的女孩,四年級來到「據點」就特別喜歡賴在地板上,勸也勸不聽。學校同學因為覺得她「太吵了」而排擠她,社工觀察到她有無法自制的躁動狀態,陪她就醫,確診為「過動」。穩定服藥後,小悅靜不下來的狀態明顯改善了,人際困境卻無法像用藥一樣立竿見影。雖然小悅常和社工表達受到同學霸凌的不開心,卻從未因此低落,還是大辣辣、自信的過每一天。

升國中後,換了新環境,小悅直爽的個性很快交了許多新朋友,連「學長姊」都很賞識她,身份也從「被霸凌」轉換成了「霸凌者」……。「直率」的性格是兩面鏡,在她受歡迎的同時,卻也常常不顧對方感受地說出傷人的話,或因為好玩做出讓對方不舒服的行為;因為和「學長姊」關係好,沒人敢對她表達不滿。耳聞小悅在學校的情況後,我也發現小悅在「據點」會大聲地、有時也會針對性地帶頭攻擊她看不順眼的孩子。

於是找了小悅私底下聊聊,幫助她理解對方會有如此行為背後的原因(據點多數孩子都有過動的情形),也帶著小悅從過往無法自控的經驗中一起反思:她自己也不希望被不友善的對待。同時也引導小悅看見:因為她在「據點」的年紀及資歷較長,即便她的動機不是要「帶頭」欺負別人,但年紀小的孩子卻很容易被她影響而「起鬨」,這些都是她未曾顧慮的。小悅思考後問我:「如果我還是看對方不順眼,怎麼辦?」我說:「也許妳可以主動離開那個空間?或至少不要帶頭攻擊對方?」小悅皺了皺眉頭,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一段時間後,小悅傷人的口吻與行為明顯減少了,偶有「看不過而衝動」,但只要社工稍作提醒,也會馬上停止。今天,小悅主動來詢問我,如何面對好友不當的行為,她可以做些什麼,讓我久久感動不已──當初想到什麼說什麼的小女孩,長大了。不但能「辨別」行為的好壞,更學會了「同理他人的感受」,並且願意「主動找方法協助」!
 

陪他看見自己

陪伴小悅的成長,不僅是「聊一聊」那麼簡單。因為成長經驗中「主要照顧者」常常不在身邊,許多的「生活常規」都是小悅四年級來到「據點」後才逐漸被建立。小悅剛開始在「據點」生活時,吃完飯碗擺著就跑去玩、東西隨手一扔,都是常態;除了和她溝通生活規範、陪她練習,當時我最常做的就是「觀察小悅有沒有換衣服」。若看到她穿鞋卻沒穿襪、連續兩三天髒污都在同一個位置,可能就是大人又不在家所以衣服沒有洗,或是襪子破了不夠穿……。因此教導小悅用洗衣機、練習和弟弟一起分工家務、陪她買內衣、申請生活物資、學習照顧自己……,這些點點滴滴,都是陪伴的一環。

隨著小悅成長,傾聽她說學校的大小事、陪伴她討論學習目標、帶著她閱讀有趣的英語文章來克服對學習的排斥,再到成為她與父親溝通的橋樑,這些「信賴的建立」,都讓小悅知道,任何事與困難,都可以找社工討論、尋求協助。

現在國二的小悅,還是喜歡有事沒事就賴在據點的地板上,但更多時候,她就像是據點孩子們的大姊姊;當社工要發言孩子們還一片鬧哄哄時,她會主動提醒旁邊的孩子:「喂!社工要講話了!」還會招呼年紀較小的孩子,在據點結束後一起走路回家。這樣的成長與蛻變,我想,是因為「據點」填補了她在成長歷程中「被陪伴」的需要,並且在獲得足夠的養分後,漸漸長出獨有的、美好的樣子。

其實,孩子們的成長,需要愛、需要有人關心、需要有人陪伴。「據點」是孩子們在「社區的照顧關懷站」,社工每天參與孩子的日常,能看見孩子的需要,也能讀懂孩子說不出口的背後,想要讓你聽見的吶喊,因為我們與孩子的心,是更靠近的。 據點,是社區的第一線守門員,我深深期盼,據點,能夠成為孩子們成長的一股力量,讓每位孩子都能夠譜出適合自己的音符。

>> 兒少據點-伴我同行 好好長大

>> 捐款支持「兒少關懷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