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隊 一 生活支持
「未升學、未就業」的青少年,因成長環境、資源、情感支持的缺乏,或自身議題影響職能不足,無法契合就業市場的期待。此時,就需要有維繫他們生活支持的單位,包括學校的老師、法院的法官或觀護人,亦或提供安置教養的安置單位內或是提供生活補助的社會福利單位的社工師/員都能協助少年在就業前先建構生活常規、建立自信。維繫青少年「生活支持」的戰隊成員包括:
- 大專院校高中職:提供學生輔導、諮商、職涯活動。
- 社福團體:提供長期生活協助。
- 縣市政府社會局:是兒童/少年服務統籌、提供弱青補助。
- 兒少安置/教養機構:是部分弱青的家,協助轉介青少年進入就業服務系統。
- 社區心理諮商/自殺防治單位:提供免費諮詢專線、免費諮商資源。
- 24小時免費心理諮詢服務:安心專線1925
- 心理支持:生命線1995;張老師1980
- 心理支持:生命線1995;張老師1980
- 法院司法機關:協助少年事件處理、協助轉介青少年進入就業服務系統。
- 重要他人(家長、伴侶、師長):掌握青少年即時動態、給予支持鼓勵。
.png)
戰隊二 職涯探索
公部門戰隊針對青少年規劃出青年職涯發展中心、職業訓練場、創客基地,期待透過「職訓」與「職涯探索歷程」的政策措施,讓青少年從中獲得更多元適切的資訊。另外,也能透過民間戰隊的「職涯諮詢平台」或是企業,提供牌卡、測驗、會談⋯⋯等工具,瞭解青少年目前的「興趣」、「能力」與「價值觀」,據此與少年進行「生涯探索」。此外,民間服務單位也會辦理各式「職場發展力課程」或「就業力講座」,讓青少年對自己的職涯有更清楚的藍圖。
支持青少年「職涯探索」的戰隊成員包括:
- 公益職涯諮詢企業:提供免費諮詢服務、實習諮詢體驗。
- 北分署青年職涯發展中心:提供年輕、創新的全方位職涯探索。
- 職場探索創新組織:百工日記、一日職人、學長姊分享⋯⋯
- 生涯/職涯平台:提供生涯測評、找工作資訊、職場知識好文分享。
.png)
戰隊三 就業協助
助青少年在固定職場上「穩定就業」,是許多「就業輔導員(以下簡稱就輔員)」深切的期盼。更進一步,也希望陪伴青少年在生活缺乏目標、沒有動力、缺少期許的這段期間,一起探索,幫助他們看見自己的優勢能力、缺口與擔心害怕,進而面對與克服,鼓起勇氣去真實職場闖闖、找到自己。在青少年正式就職後,就輔員從旁的「心理支持」以及「與雇主溝通」上的協助,也是必不可少的!曾有就輔員半開玩笑地說:「這個過程像是要將產品推銷給雇主,而就輔員要提供永久保固!」並且這個「保固」是雙向的,一面是雇主,一面是青少年,就輔員會在過程中持續連結相關資源給予青少年就業支持。
支持青少年「就業協助」的戰隊成員包括:
- 各縣市政府勞工局/勞動局:有關勞動權益、求職防騙、勞工申訴管道等資源。
- 北分署職業訓練場:提供完整技能課程、技能檢定/競賽。
- 北分署就業中心:提供補助/津貼申請、就業媒合。
- 青少年就業輔導相關協會/基金會:協助了解弱青就業困境,提供就業輔導、生涯發展。
- 各縣市政府就業服務處(站/台):提供補助/津貼申請、就業媒合。
- 物聯網創客基地:提供創客空間、業師輔導資源,例如3D列印、雷射切割。
- 友善廠商:雇用弱青之企業主。
.png)
「陪伴」及「培力」,是青少年就業服務的真正核心!
青少年的就業服務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賽程」。賽程中的參與者除了青少年本身,也包含所有相關的公私部門及民間協力單位。民間夥伴的優勢是會主動出擊,找到這群不在學校、不在職場的青少年,並透過各種社群媒體(Facebook、Line、Instagram等)即時與青少年們保持聯繫,進而依照青少年的職業興趣、居住地點,「客製化」的為少年找尋「友善僱主」,並隨時在青少年與雇主間居中協調。相較於民間單位,公部門的強項是透過一系列弱勢青少年就業準備計畫、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公彩及培力計畫,以「培力」相關資源來幫助有就業需求的青少年。
簡言之,整個就業服務體系中,「社工」關心青少年在求職歷程中的「基本生活」;「職涯諮詢」的工作團隊著重「青少年是否從中對未來職涯有更清楚的看見」;而「就業協助」則是更看重在「求職歷程」與「就業媒合」中,青少年在職場的「實際樣態」。惟有三大戰隊的每個角色各司其職、充分配合,才可能讓青少年可以在自由、無標籤的工作環境中發展成長。
勵友堅信:陪伴青少年就業的路,不只在協助青少年找工作,更重要的是協助他們找到前進的方向!
>> 當未成年的他,必須邁入職場……│青少年就業01
>> 青少年求職3大預備!│青少年就業02
>> 青少年就業樣態的4個象限│青少年就業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