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友點滴

現在位置:

愛與憐憫 讓NGO的服務熱情不失溫!

執行長 | 吳易峰
2021年的疫情衝擊著台灣各行各業,NGO自然也不在話下 。從個案的服務該如何因應,如何風險管理高危機處境中的情緒張力,民眾對於捐款的意願是否下降,到後勤單位的行政的作業,都再再考驗機構的應變能力以及韌性。三級警戒下的防疫措施對社工的服務有諸多的限制,助人者本身的安全以及服務對象染疫的風險常常與社工的服務熱忱在做拉扯,即便如此,勵友依然堅持以「主動性的態度,學習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來到人的當中』的榜樣,竭力幫助兒少,看懂孩子背後真正的需求並給予支持,繼續往前挺進,這是勵友48年來一直的堅持。

機會,從看見孩子背後的問題開始

在勵友,每年有1,000多個開案的兒少以及家庭,當中有觸及司法、性侵、受暴、性剝削...等議題。根據觀察,兒少最主要的問題,在於「他們的聲音不容易被聽見」,社會只會用「他是有問題的孩子」,直接用「問題」的本身來框架孩子,所以他們的需求常常不被聽見,特別是在疫情期間,更難看見「問題背後的問題」。像是疫情期間所出現的「線上中輟」背後的問題,到底是什麼?是缺乏學習動機?家庭照顧能力低落?還是經濟資源匱乏的問題(沒有電腦、網路),導致他們的學習中斷。如果這些背後的問題沒有被發掘或是否被釐清,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如何期待所有的孩子都能停課不停學?

不容斷線的服務

台少盟在今年六月份的「兒少疫情中身心與生活適應調查報告」指出,兒少在疫情期間不單單只有想要外出的需求,還有學習的需求,更有人際的需求,將近有5成少年因不能與朋友見面而感到失落與難過,說明他們需要有同儕的互動,需要社交生活。勵友的社工們就在這樣的需求下,透過各種平台以與他們保持關係,不論是線上或是線下,所有的聯繫「不容斷線」,為的是要了解他們的處境,才能看懂他們背後的需求,將「隱性的需求」轉化成「有形的互動」。

線上神展開

疫情看起來是個限制,卻也是線上服務神展開的開始。 在時間的壓力下,更多的思考如何利用過去累積的服務量能,從線下轉到線上做開展 。過去的外展活動是在公園、撞球間、網咖、甚至一路進行到深宵,再帶著兒少一起體驗教育、攀岩、溯溪,陪伴他們經歷生命當中很多的第一次。轉型的過程中,機構也面臨數位設備與技能的不足,但因著服務的熱忱,社工們也慢慢的將自己的技能進化成社工2.0,當起直播主,線上玩起了桌遊、密室逃脫、DIY課程還有達人課程,並有個人的聊心室以及團體聊天,滿足兒少在疫情期間的對於人際互動的需求以及休閒娛樂的目的。

不中斷,更要升級

除了社工不斷地進化,硬體配備也需要不斷地升級,因為不論疫情的在與不在,未來的服務就是要打破線上與線下的虛實界線,雙軌並進,才能讓服務的方案更能夠不斷地進擊。線上,讓我們有機會觸及到以往沒有機會碰觸到的孩子 ,透過網路我們可以觸及到雙北以外的孩子,他們與時下的兒少一樣,也會迷惘,需要安全的環境也需要被保護,在重建的過程中也需要被陪伴。未來期待橫向的合作夥伴關係可以再提升,讓更多的經驗可以被分享 ,承接跨區域的服務 ; 更需要政府單位、民間企業及社會大眾的投入,因為「社會安全網」不分實體與線上,需要大家一起才能建構綿密的安全網絡。

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主動性」的態度,是我們陪伴兒少的堅持,對於服務的內容,我們保持「彈性」,讓社工們可以更自主的開創不同的服務,「整合性」是我們接下來對於服務模式的期待, 期盼未來在服務兒少的路上,因著『你』、『我』都能看見兒少真實的需求,升級成為熱情不失溫的『我們』。


>> 小額捐款 與勵友一起接住更多有需要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