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心不再流浪

漂流於學校&家庭之外

小銳是位讓學校老師頭痛的學生,時不時會用言語挑釁同學,衝突過後再表示自己是無辜的。白天也經常沒到校上課,夜晚也常常在外遊蕩或在朋友家過夜,因此才國二的小銳已被通報為中輟生。為此,媽媽也與小銳發生了激烈的衝突,甚至媽媽的同居人也參與了管教過程。可想而知,除了學校,「家」是另一個小銳想要逃離的地方。
 

笑笑的說著被家暴的故事

後來,學校將小銳轉介到勵友中心的兒少關懷據點,希望藉由據點的服務及陪伴來穩定小銳的生活,協助課業學習並重新建構與大人的互動模式。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據點的社工發現小銳在談及自己受暴的事情時,通常都是笑笑的,好像在講別人的故事。當社工進一步關心小銳的感受時,他也會用輕鬆的語氣表示已經沒事了。每每邀約小銳參加活動時,他都會表達願意參加,真的報名後卻又總是沒有出現,問他,他又擺出一副什麼都不在乎的態度。

這些行為讓據點社工注意到,小銳其實不願意讓別人碰觸到他內心深處的情緒,所以事事表現出事不關己的樣子。社工深入了解後,發現小銳的內心無法接納媽媽的同居人,因為有好幾次,同居人甚至對小銳施暴。
 

從身體開始觸碰心靈

即使白天沒有去學校,小銳傍晚還是會出現在據點,因為他感受到社工滿滿的關心與溫暖。有了穩定的出席,社工就有更多機會觀察小銳的身心狀況,找到改變的可能。就在處理小銳與家人、同儕、學校的各種衝突的同時,社工發現到小銳還有睡眠、頭暈頭痛,有時甚至還會暴飲暴食,評估可能也與兒時創傷經驗有關。過往不舒服的經驗讓小銳漸漸地以封閉自我(不論是在身體知覺或是情感上)來面對,因為不去感覺就不會有不舒服的感受。於是社工決定從「感受身體」著手來嘗試打開小銳封閉的心,並依照最新創傷療癒的觀念,讓小銳參與身心照顧計畫。

社工媒合了具備社工背景的整復專業者,為小銳進行每周一次,連續八周的整復計畫。社工與整復師每一次見面都先關心小銳最近的生活情況與身體不舒服的感覺,然後再用整復的手法幫他進行筋骨的調整與放鬆。

社工根據計畫前與實行計畫後的身心評估表與平時的觀察發現,這樣的服務不僅讓小銳的睡眠品質提高,作息混亂的狀況也逐漸改善,身體更漸漸地恢復了對於冷熱的感受。小銳自己也察覺記性有變好,開始穩定上學。與人相處時也變得比較有自信並勇於表達。對小銳來說,這樣的療癒方案似乎比起諮商會談或藥物治療還有效。
 

看見問題背後的問題

勵友相信,受創的兒少表現出來的許多問題行為,應當回到創傷的本質來進行理解,才能規劃個別化的方案。助人者溫暖的聆聽、一個穩定又友善的環境,以及對身體有療癒的照護計畫,都可以有效地幫助這些「看起來」不乖又叛逆的孩子,心不再流浪。

>> 創傷知情 3R原則│像刺蝟的小夏

>>支持兒少關懷服務

出處:台北市基督教勵友中心|竭力幫助弱勢兒少,邀請您捐款支持 >
文章網址:http://www.gfm.org.tw/cht/index.php?act=article&code=print&ID=&ids=11&date_st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