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法庭-1》宣讀過後,接下來呢?

劇中,臉上總是流露出厭惡少年犯的表情、但同時充滿正義感的沈恩錫法官,一次次用敏銳的雙眼看透真相,最終宣讀審判結果,也總是讓人大快人心。但事情就這樣結束了嗎?究竟把這些孩子關起來,是為了讓他脫離原本的生活圈,有機會重新來過,還是其實,只想把這些麻煩人物流放於社會之外?

《少年法庭》帶我們一窺韓國觸法少年的模樣,但你是否也曾在台灣的公園、網咖、或是撞球間看見這些熟悉的身影。在台灣的少子化使青少年人口從107年的13.50%逐年下降至12.48% (109年),但青少年犯罪人口率卻從14.26%(107年)逐年遞增到15.54%(109年),究竟這些數據警示了些什麼?(資料來源:警政統計通報110年第12周)
 

少年法庭上的社工

在台灣,少年法庭的社工會擔任法官與少年之間的橋梁,將少年的生活樣貌寫成報告,遞交給法官,做為判決的其中一項參考依據。面對少年犯,法官會代替國家扮黑臉,用法律讓少年承擔觸法的後果,社工則扮演帶給少年希望的角色,因為比起只能在少年法庭上見到一面的法官,社工更加貼近少年的生活。或許社會認為接受審判是少年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但對法官及社工而言,是在教導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勇於面對、承擔後果,這才是用法律教育少年犯的目的。
 

我們是孩子們知錯的最後一道防線

“每個人都會犯錯,可是真正重要的,是在犯錯之後的處理方式,你的選擇,將會決定你成為怎麼樣的人。”
因此當全世界都在指責少年犯時,社工會從中鼓勵和關心少年,讓他明白錯誤後所要承擔的責任,更重要的是陪伴他們改過,幫助他們未來可以更健全的成長。​​過程中,面對社會所“厭惡”的觸法少年,社工總會在孩子身邊支持、給予希望,因為這些孩子其實也受傷了。即便犯錯,我們都想讓這些孩子看見還有人還沒有放棄他們,避免他們墜入自我厭棄的深淵。因為當少年面對一切都抱持著無所謂的態度,成人後就有可能會犯下更大的刑事案件。
 

少年案件不再只是個人問題

勵友長年接觸少年犯與高危機少年的過程中發現,無論他們擁有多少朋友,父母對他來說,永遠是最重要的且無法被取代的。孩子反應的是這個「家」的狀況,無論是不當管教、漠視還是忽略,孩子都承受著來自父母的一切。因此當少年犯了罪,雖然刑罰是判在少年身上,但處分的重擔,是他的監護人、甚至整個家庭,都要共同承擔的。
 

教養一個孩子,需要整個社區的力量

勵友始終相信,這些孩子可以更好。因此在「少年服務中心」及「課後據點」,我們提供孩子課後的照顧,社工會陪孩子聊心事,請老師來上多元發展的課程,補足弱勢家庭能力上的缺乏,也提供撞球桌、練團室等資源,讓孩子有事能有人一起討論,有朋友能一起玩,最重要的是,讓他們知道,有人一直在乎他們,關心他們,有人會陪伴他們成為更好的大人。


>>《少年法庭-2》會家暴的爸爸被帶走了,這就是正義嗎?

>> 下載【懶人包】如何面對「曝險少年」?

出處:台北市基督教勵友中心|竭力幫助弱勢兒少,邀請您捐款支持 >
文章網址:http://www.gfm.org.tw/cht/index.php?act=article&code=print&ID=&ids=11&date_st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