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幫助的家 │ 和過去的自己和好,不再當缺席的爸媽

比起被打,小洛更害怕自己會被丟掉,就像曾經的記憶……
文/中山大同區兒少保護暨家庭處遇中心 社工 魏君融

循環的悲劇

每天吵架,是兒時的小洛對爸媽的記憶。
她吃飯了沒、衣服有沒有穿暖、生病、大哭、受傷,從未被在乎過。
爸媽在乎的,似乎只有因為小洛的出生,使他們失去了甚麼的自己。

心疼小洛的奶奶,將她帶離了這個家;因著愧疚、補償的心,奶奶給了小洛滿滿的溺愛與縱容,卻錯過了幫助小洛學習獨立、建立正向價值觀的啟蒙時機。終於,奶奶年紀大了,無力也無心再管教逐漸「失控」的小洛,將她送回了爸媽的家……
「不得不」再次負起照顧責任的爸媽,發現小洛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自己洗澡、無法照顧自己的基本生活,還常常亂發脾氣……。最後,小洛每天都被爸爸打的全身是傷,但是小洛不敢告訴任何人,比起被打罵,小洛更害怕自己會被爸爸媽媽丟掉,就像奶奶丟掉她一樣。憤怒、焦躁、不安、悲傷,無限循環在這個家,直到社工進到家中……

看看 >> 暴力與管教的不同?
 

練習、重新開始

「因為你們在小洛最需要的時候,缺席了。」社工毫不留情的讓爸媽面對:小洛的行為,最該負擔責任的是他們。因為爸媽建立了最糟糕的榜樣──只在乎自己的感受。

在社工的資源連結及協助下,爸爸開始練習不怪罪別人、練習跟自己的過去和好、練習跟小洛開心地玩耍,重新的陪伴。媽媽開始練習將小洛當成是小洛,而不是被爸爸教壞的兒子,也不是奶奶寵壞的孫子。社工也陪伴小洛,重新學習生活技能,練習跟負面情緒相處,並且練習感受別人的感受。

「家」,由許多不同的齒輪組成;有爸爸齒輪、媽媽齒輪、兄弟姊妹齒輪,每個齒輪都沒有固定的大小、顏色、形狀。若一個家要穩定運轉,就需要每一個齒輪相互調整與配合,才能讓家的齒輪順暢的旋轉!

>> 小額捐款,支持兒少保護服務

>> 助受創兒少,重拾希望的亮光!

看看>> 更多勵友兒少成長的故事
 

出處:台北市基督教勵友中心|竭力幫助弱勢兒少,邀請您捐款支持 >
文章網址:http://www.gfm.org.tw/cht/index.php?act=article&code=print&ID=&ids=11&date_start=